内蒙古特色小吃-乌拉特羊肉:乌拉特中旗成功申请注册“乌拉特羊肉”地理标志产地证明商标,商标证号为第7326605号。
简介
乌拉特羊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乌拉特中旗成功申请注册“乌拉特羊肉”地理标志产地证明商标,商标证号为第7326605号。
为了树立“乌拉特羊肉”这块宝贵的金字招牌,提升人们对乌拉特中旗羊肉的认知度和消费欲望,使之形成规模化肉羊产业,近年来,乌拉特中旗成立了养羊协会,从2008年开始进行乌拉特羊肉的品质测定和分析,找出其独特品质,开始申办乌拉特羊肉地理标志产地证明商标,日前,该地理标志产地证明商标成功注册。
乌拉特羊肉地理标志产地证明商标的申办成功,将乌拉特草原生产的羊肉及畜产品以法律手段得到保护,同时整合现有资源,组织广大牧民进行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饲养,打造特色品牌,发展特色产业,可有效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蒙古族牧民视五畜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对于好客的巴彦淖尔人来说,招待宾客的宴席中,也一定少不了“河套酒”和手把肉。
在巴彦淖尔市的街头巷尾,随处都可以见到乌拉特草原羊肉的销售点,绿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临河直销店负责人苗翠莲告诉记者,草原羊肉一直以来就是巴彦淖尔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乌拉特草原羊肉的销售也越来越火爆了。
乌拉特草原畜种兴旺,由于气温、草种和羊食草时运动多的缘故,这里所产的山羊肉和绵羊肉不膻不腻,肥瘦适中,肉丝细、热量大、宜消化、营养价值高,尤其产于狼山北草原的羊肉更是肉中的极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被称为“后山羊肉”。
巴彦淖尔市高级畜牧师王文义:除了喝的水,还有吃的草。半荒漠草原上的羊,能吃上其他地方的羊想也不敢想的美味佳肴。例如,在戈壁荒原上生长的极富营养的野韭、野葱、野蒿,乌拉特草原上遍地都是;曾是高档筵席佳品的发菜,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名贵药材苁蓉、黄芪等,时不时的成为这些羊的口中美食。
乌拉特草原羊肉之所以营养美味,得益于水草、环境和科学的养殖方法。这里的草原属高原戈壁半荒漠草原,水草并不肥美。但“一方水土养一方畜”,羊的肥美和放牧地区水质、草质有着极大的关系。放养着500多只羊、50多头牛的花日在乌拉特草原上属殷实人家。她说在乌拉特草原上,人畜用水主要是山涧和草原上的涓涓细泉,这种泉水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人喝尚且有益健康,何况羊天天在喝呢。
花日:在草原上,人们将羊肉制做成许多种风味独特、醇香无比的佳肴。如:烤羊腿、炒羊腰、烧羊尾、葱爆羊肉、羊背子、手扒肉、炸羊排、羊肉汤、烤羊肉串等等,形成了极具蒙古族特色的全羊宴。由于这里的全羊宴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去品尝,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养羊产业,为牧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结合农牧区的各自优势,积极推行“北繁南育”工程,建设现代肉羊养殖园区,实现了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目标。截至目前,巴彦淖尔市羊存栏达865万只,肉羊产业被当地农牧民称作是“最能赚票子的产业”。 怎样将乌拉特肉羊产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当地畜牧部门提出,引导牧民调整养殖结构,加快畜种改良步伐,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推广科学养殖技术,着力发展现代、高效养殖业。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畜牧科科长洪建刚:目前,牧区牲畜良种率达到95%左右,绵山羊饲养比例逐步趋于合理,能繁母畜饲养比例提高到60%以上。牧民生产经营观念逐渐转变,畜牧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