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Nepeta cataria L.),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祛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荆芥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可以治疗出血
荆芥是很常见的中草药,平时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在河南那边,很多人在泡茶的时候喜欢用荆芥平,因为可以起到镇痰祛痰的好处。其实荆芥的作用是非常的多的,它可以治疗发烧,还能治疗感冒,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荆芥的知识。
荆芥的作用
一、用于治疗外感
风寒风热都可以吃荆芥。风寒的,加一些防风和生姜。风热的,加一些薄荷和柴胡。荆芥虽属辛温,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可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痛等风热症状。
二、用于镇痰和祛痰
荆芥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因此如果有咳嗽痰多的症状,荆芥再配上白矾煎好服用可以有效的祛痰,减轻咳嗽症状。咳嗽以后不能随之发展,如果不想吃药的话,可以食用荆芥,副作用比较小,而且治疗咳嗽的功效是很明显的。
三、用于治疗出血
用荆芥炭止血,要配其他止血药,例如配槐花炭治疗大便下血,配茅根治鼻出血。身体有很多的地方会出现出血,荆芥治疗出血的效果非常的明显,所以有出血症状以后可以吃一些荆芥来治疗。
四、用于治疗产后血晕
荆芥可以用来治疗因为失血过多或者血液循环功能产生障碍而引起的晕厥。头晕的人群非常的多,头晕以后要及时治疗,平时可以吃一些荆芥来预防头晕,产生头晕症状以后也可以吃荆芥缓解头晕,减轻痛苦和危害。
从上述的知识我们可以看出,荆芥的作用是非常的多的,它可以治疗很多的身体疾病,给健康带来的帮助是非常的大的。其实很多身体的小毛病不需要吃药,只要借助一些中草药就可以治疗了。上述就是荆芥的知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穗
荆芥穗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花穗,为穗状轮伞花序,长约0.5cm,不规则小段。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先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小坚果棕黑色。气芳香,味微涩而凉。
荆芥穗的功效
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
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荆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荆芥炒炭应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
荆芥穗的作用
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1、外感表证。本品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缓和,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4、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
荆芥的功效有哪些
荆芥的作用
荆芥——桑一又荆芥原名“假苏”,土名“姜芥”,是唇形科植物,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1.外感表证。本品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缓和,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4.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
荆芥的功效
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
炮制方法
1、原药去泥屑杂草,切除残根,抢水洗净,取出将穗头朝上竖放,待水沥干,切O.3-0.5cm段片,晒干。
2、荆芥穗 单用花穗加工入药,本品芳香气烈,作用较强,尤擅于疏散头面之风。、
3、炒荆芥 荆芥片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炒制后发散之力缓和。
4、荆芥炭 荆芥片武火炒至黑色存性入药者,亦称黑荆芥,善入血分,有理血止血之功。
荆芥的吃法
荆苏茶
菜系及功效:感冒食谱 消化不良食谱
荆苏茶的制作材料:
主料:荆芥10克,紫苏叶9克,姜9克,茶叶6克
调料:赤砂糖30克
做法:
1、先把红糖加少量清水煮沸,待用。
2、将荆芥、苏叶、生姜洗净;生姜切片与荆芥、苏叶、茶叶同放入瓦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加入红糖水,即可取汁饮用。
健康提示:此茶具有散寒解表,帮助消化的作用。
食物相克:
荆芥:荆芥反驴肉、无鳞鱼。
紫苏叶:紫苏叶不可同鲤鱼食,生毒疮。
茶叶:茶叶不宜和人参、西洋参一起食用,会影响药效。
荆芥粥
菜系:感冒食谱
荆芥粥的制作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荆芥穗100克
调料:盐2克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将荆芥苗摘洗干净,细切。
3、取锅放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开,然后改小火熬煮,至粥将成时,加入荆芥苗、盐,待两三沸,即可盛起食用。
食物相克:
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荆薄豆粟粥
主料:豆豉150克,小米150克
辅料:荆芥穗50克,薄荷50克
做法:
1、先将荆芥穗、薄荷叶和豆豉分别洗净,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液。
2.、把小米洗一洗,直接倒锅内,加入汁液,兑水,煮成粥。
健康提示:此粥具有益肾,去风的作用。
食物相克:
小米:小米忌与杏仁同食。